十个下岗职工的小餐馆:重阳食品,人实在客人爱吃

05年祝姨就把自己的重阳食品开了起来,完全沿袭了原先食品厂的模式,专门的厂房每日清洗消毒,生熟食品要分开。更重要的是多年未曾变过的传统配方

十个下岗职工的小餐馆:重阳食品,人实在客人爱吃

和上文中旭东糕点的曹姐一样,重阳食品的祝姨也是原食品厂职工,她18岁参加工作就去了食品厂,先是在车间当学徒,后又去了厂里的门市部。

十个下岗职工的小餐馆:重阳食品,人实在客人爱吃

九几年由于厂里效益不好,加上拆迁,祝姨下岗了。但她并未因此消沉,她始终相信,只要勤劳吃苦,面包会有的。99年的年初,她又回去承包了门市部,一直干到04年厂子彻底破产。

十个下岗职工的小餐馆:重阳食品,人实在客人爱吃

05年的时候祝姨就把自己的重阳食品开了起来,完全沿袭了原先食品厂的模式,专门的厂房每日清洗消毒,生熟食品要分开。更重要的是多年未曾变过的传统配方,不加添加剂,坚持每一颗糕点出品皆出自手工制作。因为祝姨手艺好,人实在,客人爱吃,渐渐便有了口碑。

十个下岗职工的小餐馆:重阳食品,人实在客人爱吃

不仅老年人认可,就连年轻人也经常光顾。店里最出名的便是他们家的徐州传统老八样,蜜三刀、羊角蜜、麻片、条酥、江米条、金钱饼、花生糖和桂花酥糖。

地址:中枢街13号楼

从这10家店老板的经历不难看出他们在面对困境时虽然有过失落,有过迷茫,但后来无论是为了负担起家庭的责任,还是担当起父母的使命,他们都咬紧牙关从头再来,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使生活恢复正常,坚韧不拔是他们共有的精神属性。

几十年后无论他们的餐饮事业发展到了什么程度,他们都收获到了劳动所酿造的甘甜,他们的意志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今下岗这个词虽然已成为历史,但是我们不应该将其忘却,因为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在任何时期都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那么在困境中需要如何面对,如何走出过去的舒适区,如何在逆境中求生存,从这些九十年代初至两千年初下岗再就业的人们的故事中我们便可以寻得答案。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观点,发布者:【

本文地址: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举报投诉邮箱:253000106@qq.com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4月16日 15:29:43
下一篇 2024年4月16日 15:31:46

相关推荐

  • 十个下岗职工的小餐馆:建芳蒸菜,根据时令调整

    在立达路和富国街交叉口有一位推车售卖蒸菜的陈阿姨,面前三轮车里摆了六盆不同品种的蒸菜,身后是与人合租的门面,陈阿姨早年在纺织厂工作 下岗之后又赶上儿子上大学需要用钱的时候,陈阿姨深知知识的重要性,为了给儿子筹集学费,她便做起了蒸菜这一小本生意。 陈阿姨的蒸菜还根据时令做出调整改变。南瓜的、豆角的、芹菜的、紫甘蓝的、土豆的……让你每次来…

    2024年5月8日 用户投稿
    61300
  • 宁波有特色的8款早餐早点,看看有没有你爱吃的?

    糖糕:我本身挺喜欢吃糖糕的,虽然有点油腻,但配上一杯豆浆,一天的心情都是美美的;生煎包;营养粥;小笼包;粢饭;米馒头;麻球;大饼油条 对于想创业的新手老板来说,开一家早餐早点店是非常好的选择。早餐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吃一顿早餐不仅可满足上午的营养吸收,还可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在宁波有非常多的地道的早餐早点美食呢,开店生意非常好的就是下面几款特色早餐早点,看看有…

    2024年4月19日 用户投稿
    4900
  • 十个下岗职工的小餐馆:回顾他们的再就业历程

    前文中老张就是其中一员,在下岗后和妻子开了一家小餐馆名叫巷内饭店。遍访徐州街头巷尾的大小餐馆会发现其中有不少店老板曾经都是九十年代的下岗职工 下岗,一个颇为遥远的名词 走街串巷结识许多老板 才发现原来那场浪潮的波及者一直在我们身边 那是属于90年代的变革 许多人的生活、家庭、前程因此改变 他们有的一蹶不振 也有的人在乘风破浪中获得“新生” 感谢其中一些人的不…

    2024年4月16日 用户投稿
    6500
  • 十个下岗职工的小餐馆:大同街后井涯的一家小餐馆

    之后进入国企工作,本想安安稳稳的过日子,无奈下岗之后在妻子的支持下在大同街后井涯开了一家小餐馆,老张掌勺,妻子负责后勤事务 店老板老张如今已年过六旬,于九十年代初下岗,在参加工作之前跟着本地的老师傅做过几年红白事的大席菜,掌握了过硬的烹饪本领。之后进入国企工作,本想安安稳稳的过日子,无奈下岗之后在妻子的支持下在大同街后井涯开了一家小餐馆,老张掌勺,妻子负责后…

    2024年4月16日 用户投稿
    6500
  • 十个下岗职工的小餐馆:陈家老味沓馍

    大清早刚走进王陵路东头的一座老小区里就可以看到男女老少大排长龙,这就是陈家老味沓馍的所在地,如今已由家里的第二代人经营,地址:王陵路49号 然而最早的时候陈奶奶则是大清早蹬着三轮车在海政里摆摊售卖沓烙馍。陈奶奶也同样受到了下岗潮的波及,为了养活一家人便操起了徐州传统的手艺,晚上在家烙烙摸,清早在街上沓烙馍,十几年如一日,用沓烙馍赚的钱辛苦把子女养育成人。 之…

    2024年4月16日
    5400
  • 十个下岗职工的小餐馆:付姐手擀面烧烤

    如果你是熟客想吃付姐亲手做的手擀面那么她也会撸起袖子到面房揉面、擀面,动作麻利,一点不像个老年人,不一会儿就端出一碗热气腾腾口感劲道的面来 店主付姐今年60多岁,原先是农机厂职工,有着一份稳定踏实的工作。不过好景不长,九十年代大批国企效益逐年下滑,进而纷纷破产倒闭。付姐所在的单位也没能逃脱时代的浪潮,大家只好另谋出路。 付姐并没有别的技能,不过做饭是把好手,…

    2024年4月16日
    5400
  • 十个下岗职工的小餐馆:刘五羊肉馆,扎根于土城巷

    几十年来前前后后搬了三次地方,但是依然扎根于土城巷,附近的居民无人不知,店主老刘家中排行老五,之前在一家工厂上班,下岗开了这家羊肉馆 在师大路口的红绿灯旁有一家店龄超过30年的羊肉馆,红色的招牌格外引人注目,上面写着刘五羊肉馆。几十年来前前后后搬了三次地方,但是依然扎根于土城巷,附近的居民无人不知。 店主老刘家中排行老五,之前在一家工厂上班,九零年的时候下岗…

    2024年4月16日 用户投稿
    5600
  • 十个下岗职工的小餐馆:小红莲花蛙鱼,还是传统的做法

    蛙鱼就是最传统的做法,简单的红薯粉,手工搓出来软糯微凉,浇上甜醋,入口酸甜可口,还是小时候的熟悉的味道,地址:莲花小区18号 莲花蛙鱼藏在莲花井小区的一栋居民楼一楼,地方不大,有蛙鱼藕粉八宝粥,都是我们孩童时代偏爱的小食。 这家蛙鱼已有好多年头了,早在几十年前现任店老板徐大姐的奶奶就在莲花井摆摊卖蛙鱼,徐大姐从小就看着奶奶做蛙鱼,也学会了这一传统手艺,在她下…

    2024年4月16日 用户投稿
    10200
  • 十个下岗职工的小餐馆:煤港烤饼,最早的一批烤饼

    清晨4点多起来和面、擀制、烙饼。从当年女儿还在上小学,到现在女儿快40岁,烤饼越来越少见,可黄姨却已经坚持了30多年,煤港路小学往南沿街50米 煤港路上的烤饼可以说是徐州最早的一批烤饼了。店主黄姨年轻时在电视机厂工作,下岗后,偶然看到小学门口有卖烤饼的,自己女儿也爱吃,便开始学习着做了烤饼。为了生计,也摆起了摊儿。 女儿不能吃辣,黄姨就琢磨着,为了孩子自创了…

    2024年4月16日
    6400
  • 十个下岗职工的小餐馆:旭东糕点(分店)

    小时候我们管这种蛋糕叫“鸡蛋糕”。这口香甜老味道,网红蛋糕可比不了!店里的糕点都是零添加剂,纯手工制作,在这里可以找到令人放心、记忆中的味道 此店在黄河新村菜市场附近,店面十分陈旧,一看就知道有好些个年头了。 店家曹姐父母和姐弟几个以前都是在食品厂工作,98年下岗之后,姐弟三人创立了旭东糕点,本着“用好的手艺,做咱徐州人自己的味道”,凭借口碑和味道,生意稳定…

    2024年4月16日 用户投稿
    52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