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源稳定:所学校,少则数千人,多则上万人,这是校外同行求之不得的稳定客源;学生花钱随意性大;学生群体维权能力差;强有力的保护伞
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这是当下很多行业老板们共同的感受,当然也包括了餐饮和商超。但其中总有些特例,或者说的大家认为的特例。比如,餐饮行业中的学校餐厅,比如商超行业中的校内超市。
与社会上的同类经营者相比,学校超市和学校餐厅有着天然的优势。
一、客源稳定。特别是近两年,疫情影响下,很多校园实行封闭管理,学生被困在校园内不能出去,日常消费和饮食都必须在学校内解决。一所学校,少则数千人,多则上万人,这是校外同行求之不得的稳定客源。
二、学生花钱随意性大。学生绝大多数靠家里供给,自食其力的非常少。他们不理解挣钱的难处,自然在花钱时缺少计划性,往往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看别人买什么就跟着买什么,没钱就向家里要。这类消费群体,最受商家青睐。大批量的此类消费者聚焦在一起,这也是校外同行求之不得的。
三、学生群体维权能力差。相对于社会消费者,学生群体年龄小,维权意识和维权手段不足。例如在餐厅打饭,菜里肉多肉少,饭多给半勺少给半勺之类的事,学生顶多发两句牢骚。超市买到过期食品或是质量不合格产品,也多数是自认倒霉了事。面对这样的消费群体,很多商家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不断拉低自己的经营底线。
四、强有力的保护伞。在学校经营餐厅和超市,难免遇到校外竞争对手,现在最多的就是外卖了。我们日常见过太多的学校对于校内经营者的保护措施,往往还冠以冠冕堂皇的理由,比如保障学生健康、维护校园秩序等等,以此限制或禁止校外经营者的产品进入校内。比如保安不准外卖进入校园、保安扔掉学生的外卖、还有最近发生的学生在校门口喝光半箱奶。更奇妙的是,每次出来背锅的,都是保安,校内餐厅与超市从来没有任何问题。在此只想问两个问题:首先,学校有没有资格鉴定外卖食品的安全性?其次,学生点的外卖属于个人财物,学校有没有权力扔掉?
凡此种种,很难让人相信校内餐厅和超市只是单纯的商业经营,而各地学校餐厅超市动辄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承包费,更是让人浮想联翩。要有多高的利润,才能支撑这么高的承包费?靠老老实实经营获取合理利润真的能赚到这么多吗?各种学校们,能自证清白吗?
本文地址:https://www.pizijiang.com/tougao/42251.html
举报投诉邮箱:25300010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