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自己的产品的附加值不高,还有我们的劳动力成本低,才出现了卖不上价钱的情况,如果说劳动力成本高了,企业承受不了的自然就生存不下去了
对于眼下的我们面临着很多困难,一边是大宗商品的持续涨价,一边却是我们的传统出口产品卖出去不赚钱,中国是世界重要的制造业强国,也堪称世界工厂,在全球疫情的影响下,世界其他国家的生产受到了影响,而我们的出口数据一直上升,那就是在别人生产不了基本用品的时候,我们这边生产出来的大部分出口了。
扩大出口这都没问题,关键是企业要赚钱啊,现在上游的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而我们出口的产品不一定能卖得上价钱,说白了还是供给太大了,这个供给从哪里来呢,还是我们自己,国内的传统制造业企业非常多,其他国家知道我们国内的市场大,生产规模不小,所以在不同的企业之间采取了压价的方式,这样最终企业就非常难赚钱了,这就是我们一边承受着高价的原材料为世界供应产品,一边却自己很难产生明显的效益,这就叫赔本赚吆喝。
传统出口产品卖不上价钱,利润究竟被谁吃了?
现在我看到的观点是利润被那些国外的经销商吃了,对于这点我仅仅表示部分同意,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于我们自己,这种互相压价的行为肥了别人亏了自己的企业,我感觉我们自己应该在品质上多下功夫,多制造一些有品质的产品,然后来个行业统一定价,就是说给企业一个基本的原则,你一个产品出来了,利润必须在能达到多少的前提下才能出口,这里举个例子吧,在我当地我原来坐那种普通的快速列车票价是37.5元,这段线路原来就说要涨价,但是最终还是没涨价,可是过了一年之后换车厢了,由传统的绿皮车换成了“C”字头的,票价一下子涨到了50元,我发现不仅仅没有人喊票价高,大家反而感觉很好,毕竟环境比以前好多了,坐着也舒服做了,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提高品质下的变相涨价行为。
但是好像乘客并没有多大的意见,因为涨价而喊,人都是讲道理的,要改变我们国家基础制造业的难题,一边原材料涨价,一边自己出口不赚钱的局面,为什么就不能将自己的产品创新一下呢,然后你再定一个统计的价格,低了坚决不卖,这需要整个行业的共同努力,不能有一种只要你给钱我就卖,只要有点利润我就卖的思想,说到这里新的矛盾就出来了,必然有人会说,你定价太高人家不买你的,比如印度、越南以及其他国家的制造业,我在想一个问题,在制造业领域我们是有根基的,要说产品做得最好的恐怕就是中国了,你有这个实力怕什么呢,印度和越南是可以替代我们的产能,但是苹果在印度开厂后的现状是什么样的大家都知道,所以制造业也是需要质量的,这一点上暂时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替代我们。
还有一个矛盾,我们企业的利润不仅仅被出口所吞吃,而且我们的人口红利也失去了,你想想这种互相压价的情形下,实际上是我们自己的劳动力附加值低的体现,企业依靠低工资来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一点是真要不得,现在不是要实现共同富裕么,如果民营企业的利润仅仅是建立在降低人工成本上,这样的企业生存的意义有多大呢,所以国内应该对用工制度上面做出明确规定,限电是限制产能的一种方式,提高低收入群体的薪水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种方式,之前不一直说有用工荒,其实那都是唬人的,你给得工资低当然招不到人了,同时也说明你这个企业竞争力是存在问题的,当然了高技术人才用工短缺除外。
现在知道出口产品卖不上价钱的原因了吧,我们自己的产品的附加值不高,还有我们的劳动力成本低,才出现了卖不上价钱的情况,如果说劳动力成本高了,企业承受不了的自然就生存不下去了,那么就必然搞创新了,利润也就上去了,换句话说出口产品的利润是我们自己的企业自己搞没了。
如此,我们制造业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呢?
首先,在我看来还是要从我们自身的技术上下功夫,一种能被复制的生产力是技术含量的,为什么我们制造业的竞争力似乎被一些国家少部分的替代,根本还是核心竞争力,我想如果说我们的研发能力提上来了,就是我制造的产品你别的国家就制造不出来,你即便是再牛的经销商也没用啊,相当于没有潜在的竞争对手,这才是真正推动社会和自身前进的生产力。
其次要给研发类的制造业搞专项基金,就跟国家集成产业大基金那样,即便是传统领域的制造业,也要做出品位来,不是说传统的就不需要研发了,现在看不这样做路是很难走下去了,所以必须努力的去干这件事了。
本文地址:https://www.pizijiang.com/tougao/40904.html
举报投诉邮箱:253000106@qq.com